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高旭 实习记者 范鱼)6月2日报道 自贸区内出现国际仲裁纠纷如何就近解决?对外开放中,出现了贸易纠纷又该怎么办?记者从今天召开的成都对外开放大会上了解到,目前,成都市正在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仲裁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贸易纠纷调解中心”两大法律中心,为成都对外开放提供法律护航。
会上,成都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袁宗勇在接受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专访时表示,除了“'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仲裁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贸易纠纷调解中心”外,成都还将为对外开放过程中的企业提供更多法律服务。“我们还计划成立一个国际商事查明中心和一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服务机构联营制度'这几项举措都会放在自贸区的建设中去,计划今年内建成,但不仅仅是针对自贸区企业,而是针对所有成都对外开放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企业。”
“我举个例子,比如成都一家企业在斯里兰卡经商,但企业并不了解当地法律,在我们联营的机制建成后,对方的法律机构就可以为我们的企业服务,我们律师事务所也可以为对方的企业提供帮助。”袁宗勇说。
袁宗勇介绍,去年,成都有8家律师事务所与“一带一路”沿线的24家律所缔结了“'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协作体”协议,将为成都企业提供更多的法律服务。 “境外与成都的律师事务所进行单方和多方的缔结,避免了企业在国外的单枪匹马的处境。”袁宗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