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但唐文)9月27报道 今日上午,2018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在成都开幕。来自全国3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文化馆业界、学届和相关行业嘉宾齐聚成都,围绕文化馆服务效能、文化志愿服务、大数据与文旅融合、群众广场舞普及推广、总分馆制建设、乡村振兴与文化小康等6个方面开展深入研讨和交流,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建言献策。
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国新在接受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成都历史文化悠久,在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底蕴的前提下,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有深厚的基础。
成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成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西部是排头兵,在全国也是处于领先的先进水平。”李国新告诉记者,成都是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不仅在当初最终验收的时候排在全国前列,目前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活动,以及成都利用“互联网+”平台解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数据统计效能提升问题等许多方面也是排在全国前列。
在他看来,成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极具首创精神,例如成都在全国首创了公共文化体验师、街头艺人持证上岗等。“成都不愧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径,提供了示范。”
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基础深厚
“如果一座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它一定会是世界文化的名城。”在李国新看来,成都历史文化悠久,在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前提下,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有深厚的基础。
对于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李国新从公共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觉得,世界文化名城不仅是一个称号,其中必然会涉及到公共文化服务,涉及到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群众的基础活动等等方面。“要想成为世界文化名城,这些也要走在世界前列。”
李国新认为,成都的公共文化服务虽然在全国排在前列,但是要想成为世界文化名城,目标就应该瞄准发达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水平。“这是打造世界文化名城过程当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