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万和 » 河北 » 保定 » 正文

机甲热血对战 电子科大瞄准RoboMaster总决赛冠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13  浏览次数:68
核心提示:比赛现场成都全搜索新闻网(实习记者 龙昱丹)6月12日报道 6月6日,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工程中心5楼,一辆高约30厘米的机器人
  比赛现场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实习记者 龙昱丹)6月12日报道 6月6日,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工程中心5楼,一辆高约30厘米的机器人小车正在做出各种变换动作:一会儿像螃蟹般快速左右横移;一会儿快速前进、又迅速倒退;一会儿更是灵活地爬上高约1米的模拟赛场,动作极为迅速且敏捷。旁边虽时不时传来快速敲击键盘的声音,但很快就被切割机巨大的噪声所淹没。而这里,就是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战队“One Point five X”的实训基地,队员们正在紧张地筹备2018年RoboMaster(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总决赛。 开场就被秒杀?电子科大机器人团队分区赛逆袭 5月13日,正值RoboMaster南部分区赛决赛,由电科One point five战队对阵华南理工华南虎战队。下午2点30分,南部分区总决赛正式打响。令人没想到的是,刚刚开场,华南虎就以破竹之势迅速击杀了电科的英雄机器人。“瞬间操作间内都沉默了,都觉得没什么希望了。”操作手陈洋回忆了当天比赛的经过。为何电科机器人出场就被撂倒?陈洋分析,“是由于华南理工大学的机器人装有AI视觉辅助瞄准装置。”此种瞄准方式相当于自动瞄准,攻击效率极高,正是由于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子科大机器人在比赛开始不久即被“秒杀”! 又是英雄机器人!又是出场即死!这种局面不是第一次发生。2017年,RoboMaster16强晋级赛,电子科技大学对阵哈尔滨工业大学,刚刚开场40秒,电子科技大学就由于操作英雄机器人失误,直接翻车在地。第三局,英雄机器人再一次意外倒地,两次事故直接终止了电科RoboMaster两连胜,这对在RM届被称为“西南大魔王”的电科战队而言无疑是个噩梦。 噩梦是否又将在2018年重演?“幸运的是,我们英雄机器人刚好倒在了复活区。”在千钧一发之际,电科战队立即操纵复活的机器人干扰华南虎队获取弹药,进行反击,“对面英雄死了!这样异常的惊天大翻盘,真的不敢想象。”讲起当天的经历,陈洋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兴奋。“3!2!1!赢了!”在观众火爆的呐喊声中,电子科大一举夺得南部分区赛冠军。 正在调试的机器人 备战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总决赛 队员“直男力”爆表 杂乱的基地里,随处可见的是丢弃的快递盒、满地的机械零件、纷乱的线路……墙角的桌子上甚至还有积灰的方便面袋子。当记者实地探访电子科大战队训练基地时,着实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随行的摄像记者甚至惊诧地询问,“这难道就是理科生的世界吗?”若不是看到墙上鲜红的“距离总决赛仅48天”“距离装车仅1天”的标语,记者甚至会怀疑自己其实正置身某废品回收站。 在接下来的采访中,记者发现,不仅训练基地的环境十分“直男”,队员们也是百分百理科“直男”。“平时的爱好就是码代码和玩音乐,下午、晚上,基本上我都在码代码。”对于电路组组长戴淯全,码代码几乎就是他的全部生活。在上个圣诞节,戴淯全更是做了一件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事,“我给一个女生送了件礼物,礼物是一个U盘。因为她电脑经常坏,整天问我怎么修,于是我就给了他一个定制过的Win10重装系统U盘。”对此,运营组长,女生杨志轶调侃道,他这种人是交不到女朋友的。 已成型机器人 一年选拔一次 半年时间成型6个机器人 不同于其他学校战队可多次参赛的自由,由于想要培养人才,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RM大赛当中,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战队有着非常严格的参赛标准——每届选手只能参加一次比赛。“我们选拔周期为一年,每一年都是全新的开始。”何俐萍是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电子科大机器人战队两位指导老师中的一位。 每年10月,RoboMaster大赛组委会会公布比赛规则,第二年5月进行分区赛。半年时间里,团队要对6个机器人进行方案设计、制造、调试、再进行操作训练、最终上场比赛。“从机械开始造外形,再到电路造线路、进行供电,再到编程用软件让它动起来,一个机器人从设计到成型就至少需要3个月。”大三自动化学院学生郝赫在队里负责的是项目管理,他向记者介绍了机器人研发的整个过程,26人的团队,大多数学生都是来自于机电、自动化和通信专业,“方案修改的次数多到数不清。差不多每个人每天都要熬到凌晨3、4点,甚至是通宵。” 郝赫的话很快得到了印证,与训练场地一墙之隔的房间,就是队员们的休息室。10架上下铺的床、洗漱台子上凌乱摆放着牙刷、漱口杯、脸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队员们吃、住都在工程中心的五楼,“室友们都说一下课就不见人了。”郝赫告诉记者,在比赛准备的时间里,除了上课,队员们几乎都“长”在在训练基地。而这,大概正是他们此前取得亮眼成绩的原因之一吧。
 
 
[ 万和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万和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