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时开始,大雨瓢泼而至,但阻挡不了人们前往墓区祭扫的脚步。对南昌市民而言,今年的清明相比往年更加清新脱俗。
人流猛增 秩序井然
当天5时许,记者在塘子河发车点看到,已有许多市民在排队等候祭扫专线车,工作人员在人群中宣传文明祭扫。发车点附近,鲜花商贩忙得不亦乐乎。商贩万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在这里卖花已经5年了,清明节期间鲜花供不应求。
记者在现场看到,等候上车的队伍已有近百米长,却没有出行任何拥挤、插队现象。“推行文明祭扫以来,市民的素质普遍提升,不仅没有携带‘三禁物品’,排队上车也井然有序。”一位公交车司机告诉记者。截至当天17时,全市14.6万人祭扫安全,974辆次公交专线的运行安全。其中,瀛上墓区祭扫总人数为12.2万人。
强化服务 成效显著
在松鹤路与庐山南大道的交会处,10余名交警一面紧张地布置水马和反光锥桶,一面疏导过往车辆。
“今年巡查压力和阻力骤减,原因是更多市民认可了文明祭扫。”市交管局副局长邓志勇告诉记者,随着市民素质不断提升,交管部门的工作压力一年比一年小。
昨日,全市公安部门共查处违反规定闯入管制区域车辆6辆,整治违规“五车”8辆;查处违反“三禁”工作21起21人,其中焚烧违禁品21起21人;治安处罚21人,其中罚款1人,警告20人;收缴爆竹68封、违规祭祀用品326件163公斤。城管部门协助清理占道经营32起。
移风易俗 蔚然成风
据监测数据显示,昨日17时,瀛上墓区及周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优。PM2.5浓度均值为10微克/立方米、PM10浓度均值为21微克/立方米。同时段,瀛上墓区及周边区域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与全市平均水平持平,与距该区域最近的空气自动监测站点(林科所)监测结果持平。
在一天的走访中,记者听到了这样的“声音”——
“以往都要用大型垃圾车来装垃圾,环卫工人从早扫到晚都扫不干净。现在每天上午打扫一次,下午打扫一次就足够了。”
“以往我们在墓区执勤,身上全是烟熏味,现在好了,不仅空气新鲜,工作也轻松了不少。”
此外,很多网友纷纷在微信、微博上,通过网络祭扫的方式寄托哀思:“网络祭祀,不仅文明而且环保。民俗文明转身,新型的祭扫方式,我愿意为全市文明迈出这一步”“告别了纸钱硝烟,‘焚香烧纸’与时俱进,我要做文明祭扫的志愿者”……
市民的举措、网友的声音,让我们看到,文明祭扫早已成为南昌清明节的一种标志和符号,美丽的英雄城必将在文明环保的氛围中更加绚丽多姿。(记者 钟宏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