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拉萨市将着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把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内容,稳步推进城乡资源、人口的双向合理有序流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发展新格局。
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牧区,全面启动全市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加大特色乡(镇)的建设力度,围绕“水、电、路、讯、网、教、科、文、卫、保”十个方面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投资25亿元,建设帕古水库、堆曲灌区工程等水利项目30个。推进“四好公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300公里,实现自然村100%通达、50%通畅的目标,具备条件的乡(镇)通客车率达100%,建制村通客车率达69.8%。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沟域经济”“特色旅游”“冬季旅游”等特色项目,打造9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总数达到16个,提升“拉北环线”整体旅游吸引力,推动形成“一城一湖三廊道八组团”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让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日益凸显,大力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质量,不断加快美丽乡村的创建进程。
优化农牧区生态环境。系统推进农牧区水环境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探索实行“河长+警长+公众河长”模式,推进拉萨周边和“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开展人员相对集中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林周等5县污水处理厂,启动21个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项目;新建、改造旅游景区、城镇、农牧区厕所500座以上,提升卫生厕所普及率。实施生态安全屏障防沙治沙工程,植树造林1.4万亩、封山育林1.13万亩、防沙治沙3.95万亩;全面消除海拔4300米以下的“无树村”和“无树户”。深入开展化肥、农药、地膜减量行动,不断深化有机农业示范县创建工作,全面完成行政村、乡(镇)和县(区)的自治区级生态创建工作。
提升农牧区社会保障水平。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为契机,加快研究出台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医疗、低保、救助等政策体系,统筹城乡保障标准。完善“双集中”标准化体系,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高龄老人健康补贴发放范围放宽至70岁,补贴金额提高到600元至3600元。开展农牧区学前三年双语教育,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打造职业教育4个骨干专业、6个专业群,完成市一职迁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形成以市县医院能力提升、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村(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为重点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27个社区医疗服务站,实施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健康学校等创建活动。积极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吸纳农牧民转移就业,引导更多的农牧民转移到旅游业、服务业、民族工艺等特色优势产业就业,力争农牧民转移就业17万人次。